废旧衣物回收背后是一条尚需完善的产业链
从2014年4月开始,专“吞”废旧衣物的“大熊猫旧衣回收桶”陆续出现在杭城各小区里。
这是由市城管委、市民政局、市商务委、环保组织绿色浙江以及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旧衣回收再生利用项目,号召居民将家中的废旧衣服放进“大熊猫”箱体。项目发起人称,被“大熊猫”“吞”下的废旧衣物中,8成新以上的用于慈善捐赠,8成新以下的则由废品回收公司经过处理后,再次成为纺织原料,与相应的企业合作制成再生产品。
然而近日有媒体曝光,记者通过一款定位追踪器,追踪到“大熊猫”“吞”下的衣服出现在江苏太仓港附近一个看上去像废品收购站的地方。
消息曝光后,人们纷纷质疑,投入“大熊猫”的衣服到底去哪儿了?被成批售卖后流入到二手市场或网上去了吗?说好的慈善捐赠属实吗?废旧衣物的回收利用,谁来监管?
昨天举行了一场关于废旧衣服回收利用工作的恳谈会,“大熊猫”项目的参与者,包括市城管委、市民政局、市商务委、环保组织绿色浙江以及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与会,解答疑问。
这是打着“公益”牌 回收废旧衣服的企业行为?
李震是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大熊猫”项目的负责人。李震提供了一份数据:“大熊猫”从去年1月到今年3月,申奇公司通过“大熊猫”回收1018吨衣服,其中的71448件被捐赠到相应地区。那么这7万余件衣服折合成重量是多少?对此李震表示,统计口径不一,回收时以吨计量,一般每天能回收三四吨。回收的衣服被运至申奇公司位于余杭崇贤的废旧衣物回收点,经过洗涤、整烫、消毒、打包等环节,整理好的衣服按件计数。“大概捐衣量占总回收量的5%到10%。”李震估计。
什么样的衣服能被捐?通过什么渠道捐?李震说:“以8成新为分界线——8成新以上的旧衣作为慈善捐赠,8成新以下的衣服则进行循环利用,新旧程度由我们来把握,捐赠数量统计后上报给民政部门。”
李震的助手、申奇公司营运主管李康认为:“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有市民认为,投入"大熊猫"的衣服就是用来捐赠给相应区域,是过度放大了"大熊猫"的慈善意义。老百姓(603883,股吧)会认为,如果回收来的衣服被用于商业化运作,就是消化了老百姓的"爱心",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经营还是慈善 谁来监管?
恳谈会上,与会代表提出,当经营行为和慈善行为没有界别时,谁来监管?对此,各家单位各有说法。
申奇公司方面称,民政部门会监管。
杭州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处长叶元青表示,民政部门负责监管慈善行为,但不干涉企业的经营行为。
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副主任郑胜全表示:“从垃圾减量角度出发,申奇公司愿意主动介入前端回收过程,免费进入小区试点,城管部门经过相关资质审查后同意了。每个月申奇公司会报给城管部门回收衣服的数据,至于衣服的去处我们没有考证。”
市商务委特种行业管理处处长赵东方表示:"大熊猫"回收项目不仅是公益行为,还有经营性行为。我们将监督该公司,回收后再利用的过程要公开规范,其下游合作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
李震称,申奇加入了“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我们是回收企业,下游还有加工企业。”李震说道。
如果能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这样的闭合循环经济模式,必然是有利于废旧衣服产业链的形成。但现状是,这样一条产业链亟待完善。
“回收途径是否公开透明,再生品能否赢得市场,相关部门能否形成互动监管机制,这些都是关键因素。”有环保志愿者认为。
对此,民政、城管和商务等相关部门在恳谈会上一致表示,如何打好“公益”牌,让有意捐赠衣服的市民意愿得到满足,同时又能减少“时尚的浪费”、促成垃圾减量的实现,各部门将共同交流、协调处理,建立公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这是由市城管委、市民政局、市商务委、环保组织绿色浙江以及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旧衣回收再生利用项目,号召居民将家中的废旧衣服放进“大熊猫”箱体。项目发起人称,被“大熊猫”“吞”下的废旧衣物中,8成新以上的用于慈善捐赠,8成新以下的则由废品回收公司经过处理后,再次成为纺织原料,与相应的企业合作制成再生产品。
然而近日有媒体曝光,记者通过一款定位追踪器,追踪到“大熊猫”“吞”下的衣服出现在江苏太仓港附近一个看上去像废品收购站的地方。
消息曝光后,人们纷纷质疑,投入“大熊猫”的衣服到底去哪儿了?被成批售卖后流入到二手市场或网上去了吗?说好的慈善捐赠属实吗?废旧衣物的回收利用,谁来监管?
昨天举行了一场关于废旧衣服回收利用工作的恳谈会,“大熊猫”项目的参与者,包括市城管委、市民政局、市商务委、环保组织绿色浙江以及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与会,解答疑问。
这是打着“公益”牌 回收废旧衣服的企业行为?
李震是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大熊猫”项目的负责人。李震提供了一份数据:“大熊猫”从去年1月到今年3月,申奇公司通过“大熊猫”回收1018吨衣服,其中的71448件被捐赠到相应地区。那么这7万余件衣服折合成重量是多少?对此李震表示,统计口径不一,回收时以吨计量,一般每天能回收三四吨。回收的衣服被运至申奇公司位于余杭崇贤的废旧衣物回收点,经过洗涤、整烫、消毒、打包等环节,整理好的衣服按件计数。“大概捐衣量占总回收量的5%到10%。”李震估计。
什么样的衣服能被捐?通过什么渠道捐?李震说:“以8成新为分界线——8成新以上的旧衣作为慈善捐赠,8成新以下的衣服则进行循环利用,新旧程度由我们来把握,捐赠数量统计后上报给民政部门。”
李震的助手、申奇公司营运主管李康认为:“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有市民认为,投入"大熊猫"的衣服就是用来捐赠给相应区域,是过度放大了"大熊猫"的慈善意义。老百姓(603883,股吧)会认为,如果回收来的衣服被用于商业化运作,就是消化了老百姓的"爱心",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经营还是慈善 谁来监管?
恳谈会上,与会代表提出,当经营行为和慈善行为没有界别时,谁来监管?对此,各家单位各有说法。
申奇公司方面称,民政部门会监管。
杭州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处长叶元青表示,民政部门负责监管慈善行为,但不干涉企业的经营行为。
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副主任郑胜全表示:“从垃圾减量角度出发,申奇公司愿意主动介入前端回收过程,免费进入小区试点,城管部门经过相关资质审查后同意了。每个月申奇公司会报给城管部门回收衣服的数据,至于衣服的去处我们没有考证。”
市商务委特种行业管理处处长赵东方表示:"大熊猫"回收项目不仅是公益行为,还有经营性行为。我们将监督该公司,回收后再利用的过程要公开规范,其下游合作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
李震称,申奇加入了“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我们是回收企业,下游还有加工企业。”李震说道。
如果能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这样的闭合循环经济模式,必然是有利于废旧衣服产业链的形成。但现状是,这样一条产业链亟待完善。
“回收途径是否公开透明,再生品能否赢得市场,相关部门能否形成互动监管机制,这些都是关键因素。”有环保志愿者认为。
对此,民政、城管和商务等相关部门在恳谈会上一致表示,如何打好“公益”牌,让有意捐赠衣服的市民意愿得到满足,同时又能减少“时尚的浪费”、促成垃圾减量的实现,各部门将共同交流、协调处理,建立公众参与的监督机制。